语法学笔记
最后更新时间:
页面浏览: 加载中...
语言学基础重点记录。
语法学是语言学基础中最难的部分。而语言学本身就够抽象的。
没有补充其他部分的笔记是因为,那些部分大概都能在书上直接背下来。而这部分不仅难度大,和日常生活的语言现象也贴合得比较紧密。
也许我的毕设可以搞这个方向?说不准。
所以有义务给他单独开一个笔记栏。不过大部分都是照抄彭利贞老师的ppt(老师真是文学院之光。)
语 法
第一节 语法与语法学
第二节 语法单位
第三节 语法单位的聚合与组合
第四节 语法范畴与语法手段
第一节 语法与语法学
1.1 语法
1.2 语法的性质
- 3 语法学
1.1 语法
什么是语法?
“语法”的两种含义:事实上存在的语法与人们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语法的研究。
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是制约句子组合合法性的规则。是一种语言的结构规律的总和。
“语法学”:语法学家自觉地对语言的结构规律加以研究的结果。现代语言学的“语法”还包括语音学与语义学,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语法反映的是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之间的各种关系,它以语言结构为概括的对象。“好天气”与“天气好”、“写文章”与“写的文章。
语法在哪里?
用词造句的规则潜存在每个人的脑子里,通过说话表现出来。这些规则每个人运用起来都得心应手,灵活自如,但大多数人只知道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却说不清其中的道理。
语法有点像我们身体内部的运行规则,身体各方面表现正常时,我们并不感到这些规则的存在,但是当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这种“规则”就会表现出来。说出的话没有毛病时,我们感觉不到语法的存在,当我们觉得某句话听起来“别扭”时,语法就被我们看见了。
语法在哪里?
(1)其实对这一点我也以前不十分清楚。
(2)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
(3)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我国进入到奴隶社会。
语法在哪里?(续)
Bush: You teach a child to read, and he or her will be able to pass a literacy test.
Obama: This is a very personal decision for Michelle and I.
语言是有规则的,说话必须符合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违背这种规则,就会使对方感到别扭甚至产生误会。这种规则就是语法。
1.2 语法的性质
1.2.1 抽象性
1.2.2 递归性
1.2.3 稳定性
1.2.1 抽象性
语言单位数量无限,但规则有限,以有限的规则统辖无限数量的语言单位,这就是语法的抽象性。
我吃饭。
你喝茶。
他写文章。
我们学习语法。
语法单位的抽象性:类
语法关系的抽象性:结构类型
1.2.2 递归性
同一个语法规则可以在同一个语法结构里反复使用,这就是语法的递归性。
“递归性”原为一个数学概念,是指同一个规则可以在不同的数学运算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属性。
同一个语法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反复使用,从而满足人们的表达需要,在理论上说,可以构造出长度无限、数量无穷的语法结构来。
递归性(续)
我知道你知道他知道谁知道这件事。
免子的汤的汤的汤。
更大的递归:从前有座山……在讲故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1.2.3 稳定性
语法的稳定性是从语言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说的,相对于语言中的语音、词汇的快速变化与发展,语法的发展的速度缓慢,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种语法规则在历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持续性。
稳定中的发展。
莫我知/六出祁山/问计于我
1.3 语法学
语法学就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对语法规则进行分析、描写,以揭示语言系统中存在的制约着词语构成以及语句产生的方式、原则的学科。
传统语法学、描写语法学、转换生成语法学、格语法学、功能语法学、蒙塔古语法学、认知语法学。
第二节 语法单位
2.1 什么是语法单位
2.2 语法单位的构成与关系
2.1 什么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
我买书。
我买一本书。
我买一本有趣的书。
我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
同一位置、作用相同、可相互替换。
语法单位(续)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词组、词、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大单位都是由小单位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
大的语法单位可以切分成比它更小的语法单位。
她坐在沙发上弹琵琶。
句子-短语(词组)-词-语素。
语法单位与篇章单位。
句群、语篇的地位问题。
2.2 语法单位的构成与关系
语法单位从大到小切分,得到句子-短语-词-语素。
语法单位从小到大组合,顺序是:语素-词-短语-句子。
2.1.1 语素
2.1.2 词
2.1.3 短语
2.1.4 句子
2.1.5 语法单位的关系:组合与聚合
2.1.1 语素
什么是语素?
语素的分类?
2.1.2 词
什么是词?
词的内部结构:词法。
2.1.3 短语
短语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合而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短语的作用相当于词,在句子中可以用词来替换。
短语大于词,是词的组合。
自由短语与固定短语:自由短语都是根据表达需要进行的临时组合。固定短语则需要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记忆。
2.1.4 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具有特定的语调、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交际单位。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
交际中能用来对话的片段,不管多么短,都算一个句子。
最短的句子可以只有一个词:
——谁? ——我。
句子(续)
结构:最大的语言单位;
功能:最小的言语单位、交际单位;
形式: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词、短语的意义在句子中确定
句子因为联系语境,可以让有歧义可能的词和短语在句子层面得到确定。
猪!
咬死了猎人的狗
2.1.5 语法单位的关系:组合与聚合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又称句段关系、配置关系、搭配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也叫联想关系、会同关系。
2.1.5.1 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语法单位在横向组合时所体现的属性和能力。
语素-词-短语-句子
饭-米饭-吃米饭-我吃米饭-今天我吃米饭。
组合受各种规则控制:语法规则、语义规则、语用规则
语言单位的组合有层次性,一个单位必与某一个单位先组合,然后再跟另一个单位组合。
2.1.5.2 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就语法单位组合中可以替换的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或属性。
也叫联想关系,是类里的成员之间的关系。
可替换的单位可成为一个聚合类。这个类指的是语法类。聚合成类的成员,一般也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
思考:组合与聚合
今天 我 吃 米饭。
聚合关系
馒头
做
她
明天
现在
妈妈
煮
面条
食堂
去
大家
中午
利息
降
银行
今年
组合关系
……
第三节 语法单位的聚合与组合
3.1 词的语法功能分析:词类
3.2 词语组合的制约条件
3.3 词语组合的结构与功能
3.4 复杂结构的层次与层次分析
3. 5 句子的结构与功能
3.1 词的语法功能分析:词类
词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进行归类,得到词类。
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功能的类,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聚合成类。
3.1.1 词类分析的原因与意义
3.1.2 词类的分析方法
3.1.3 词的兼类
3.1.1词类分析的原因与意义
(一)词的组合,主要取决于它的语法功能。突然-忽然
(二)词类是语言研究与教学的基础。
词类是语法分析的基础之一,有了词类概念,就可以把无穷的组合抽象为为数不多的抽象结构,如:
“名词+名词”
“动词+名词”
“名词+动词”
3.1.2 词类的分析方法
(一)意义标准
(二)形态标准
(三)功能标准
(四)功能与形态的关系
(一)意义标准
意义在划分词类时的作用:名词是表示人物名称的词,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的词。
意义在划分词类时的局限:
有些词的“意义”比较难确定:进行、予以,与吃、喝的意义很不一样。
意义同类,而语法的类不同
忽然-突然:忽然/突然事件 很忽然/突然
战斗-战争:每天都在____ 永远____下去
(二)形态标准
少量的
相当多的
很多的
很多的
太多的
同样多的
全部的
另外的
不同的
不同的
poco
parecchio
molto
tanto
troppo
altrettanto
tutto
altro
diverso
vario
7
形态标准(续)
haben
denken
lassen
gratulieren
warnen
hoeren
machen
bringen
arbeiten
有
想
让
祝贺
警告
听
做
带
工作
形态标准(续)
student - students
teacher - teachers
dog - dogs
Work - worked
Talk - talked
Kick - kicked
形态标准(续)
有些语言中语法意义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来实现,这种代表语法意义的方式叫语法形式,属于形态。
形态是词的语法功能的反映形式。
汉语的形态
“们”
“着、了、过”
重叠
形态在汉语中缺乏普遍性,没有强制性。
(三)功能标准
语法功能: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可以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A 一个词能否与其他词组合成短语,以什么顺序组合、组合以后表示什么关系;
B 一个词作句法成分的能力: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经常作哪些成分,不能作哪些成分。
刚刚-刚才:就在刚才/*刚刚…… 直到刚才/*刚刚 刚才/?刚刚最后一响
突然-忽然:来得非常__ __事件
英语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叹词和冠词
汉语的词类系统
名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区别词
副词
叹词
拟声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体词
实词
谓词
汉语词类
虚词
(四)功能与形态的关系
形态是功能的表现。
制服与职业
3.1.3 词的兼类
一词一类与一词多类
科学
丰富
精神
机械
water
fire
3.2 词语组合的制约条件
3.2.1 词语组合的句法制约
3.2.2 词语组合的语义制约
3.2.3 词语组合的语用制约
3.2.1 词语组合的句法制约
词语在组合是所受到的词语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形式属性限制。
词类之间的配合。
语序:客人来了-来客人了
My wife has a new dog.
My new wife has a dog.
My new dog has a wife.
虚词:小王老师-小王的老师
一致关系:Ich habe ein Buch.
Du hast ein Buch.
Er hat ein Buch.
3.2.2 词语组合的语义制约
词语进行有效组合除了满足句法条件外,还须受到语义规则的限制。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无色之绿色的思想们疯狂地睡觉。)
吃石头
我妈妈-*我书包
牛鼻子-*我鼻子
3.2.3 词语组合的语用制约
词语组合需要遵从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语用表达习惯或规则。即说话是否得体。
老师,您今天晚上有空吗?我想找您谈话。
3.3 词语组合的结构与功能
短语:词语按照一定规则的组合。也叫句法结构、词组。
短语的两重性:结构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语法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功能,充当另一个短语中的成分。
他学习修车的技术。
3.3.1 结构成分与结构关系
(一)主要结构成分
(二)主要结构关系
(一)主要结构成分
结构成分是指词语在句法结构中的功能类,也叫句法成分。主要有:
主语与谓语:我们上课、工作累、He comes
述语与宾语:卖书、to buy a book
补语:跑累了
定语与中心语:中文系的学生、a pretty girl
状语与中心语:快走、eat slowly
(二)主要结构关系
由实词组成的:
主谓结构:我们去/ we go / Gehen wir
述宾结构:抓鱼 / to catch a fish
述补结构:抓住
联合结构:我和你 you and I
偏正结构:a conscientious worker / to work conscientiously
以实词加虚词构成的:
介词结构:关于鲁迅、把书(卖掉)、to write with pen、on Sunday
的字结构:说的比唱的好听、听大家的
3.3.2 结构类型与功能特征
短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个的词,也具有了相通的语法功能。
学生-中文系的学生
喝-喝西北风-喝高了
短语从功能上看有下列几种类型:
体词性结构:包括名词性偏正结构、以名词为成分的联合结构以及汉语中的“的”字词组、英语中的带有名词性所有格的名词性结构等。
谓词性结构:指整体功能相当于动词或形容词的结构,包括主谓、述宾、述补等结构。
修饰性结构:指只用来做修饰语的结构,如介词结构等。
3.4 复杂结构的层次与层次分析
3.4.1 复杂结构与层次
3.4.2 直接成分与直接成分分析法
3.4.1 复杂结构与层次
根据层次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成简单短语与复杂短语。
简单短语:只有一个层次。
复杂短语:有两个以上层次。
3.4.1.1 直接成分有层次的组合
同学
努力
学习的
都
考得
很
好
27
3.4.1.2 不同的组合层次
咬 死 了 猎人 的 狗
述补
偏正
狗被咬死了还是猎人被咬死了?
述宾
咬 死 了 猎人 的 狗
述补
述宾
偏正
3.4.2 直接成分与直接成分分析法
直接成分就是指组合成一个句法结构的基本语言单位(immediate consituents,IC。
直接成分分析法就是按照顺序逐层找出构成一个句法结构的所有直接成分并分析其结构关系的方法,也叫层次分析法。
3.4.2.1 直接成分分析
努力
同学
学习的
都
考得
很
好
30
直接成分分析:又一例
希望 参加 去 欧洲的 旅行团
述宾
述宾
偏正
述宾
31
3.4.2.2 有歧义的直接成分分析
述宾
穿 好 衣服
歧义短语的层次分析
关于 他的 专题片
新 职工 宿舍
鲁迅 和 他的 老师
安排 好 工作
两个 师大的 学生
看 打 篮球的 孩子
3.5 句子的结构与功能
由词或短语等句法结构构成的单位,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上相应的语调等手段,就可以成为基本的交际单位——句子。
3.5.1 句子的结构
3.5.2 句子的功能
3.5.1 句子的结构
句子内在结构关系与词组基本相当,因此,语法学上分析句子的结构类型时,重点在句型的归纳。
根据句子内部结构成分——主谓(或非主谓)结构的多少将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结构树
S
Vp
Np
Det
N
Adv
Vp’
Pp
V p’’
Pp
N
V
N
这些 孩子 都 在 食堂 吃 饭
3.5.1 句型
动词性谓语句
主谓句
名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性谓语句
单句
非主谓句
句子
复句
句型:根据句子的结构模式划分出来的类型。
汉语动词性谓语句的小类
SV型:妹妹哭了、姐姐笑了。
SVO型:她读过很多书。
SVO1O2型:我送他一枝笔。[双宾语句]
SVC型:他走累了、窗户擦得真干净。
SVCO型:我笑掉了牙。
SVOC型:我跟他一辈子、他看了它一天。
SV1V2型:老师开门进来、她笑着说。[连动句]
S1S2V型:她心很善良、那部电影我没看过。[主谓谓语句]
汉语的名词性谓语句
鲁迅,浙江人。
饭一两。
这张桌子三条腿儿。
她黄头发。
祖国万岁。
汉语的形容词谓语句
她真漂亮。
杭州也很冷。
苹果又红又甜。
英语的句型
SV型:Gold gliters. The bell rangs.
SVC型: Children are happy and gay. He will be a good teacher.
SVO 型:Bad workmen blame their tools.
SVO1O2 型:He bought his wife a birthday gift.
SVOC型: She named the new pet Obama.
SVOA型: We should study conscienciously.
SVA 型:We study in Hangzhou.
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以上在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小句构成的复合句,在形式上以关联词和停顿为标记。
复句按照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分类:
并列关系
选择关系:与其……不如……
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承接关系:……接着/然后……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条件关系:只要……就……
假设关系:如果……就……
3.5.2 句子的功能:语气与句类
语气是附着于具体的句子表达内容或情感态度的语音手段,结构相同的句子,赋予不同的语气,其交际功能可能完全不同。
语气一般有陈述、祈使、感叹、疑问四类。
根据语气可以将句子分成相应的四个句类。
3.5.2.1 陈述句
陈述句用来向听话人报道一件事情。
陈述句语调平直,句尾略降;书面上用句号表示。
3.5.2.2 疑问句
疑问句是表示疑惑和询问的句子。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疑问句的交际类型:反问、设问、回声问、附加问
3.5.2.3 祈使句
祈使句:向听话人提出要求,希望他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句子。
一些常见的祈使句:
V吧!你给我……!千万……!
禁止V!不准/不可/不能/不得/不要V!别V!别V了!
V着!别V着!
3.5.2.4 感叹句
感叹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 。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直接用叹词构成的感叹句:哎呀!哼!
2.有明显标志的,如,副词“多、多么、太、真、好”,语气词“啊”,某些特定的词语。
3.句子形式在书面上跟一般的陈述句一样,但句尾用了感叹号;口语中语调是先升后降,并且音量加大:
老师来了!
第四节 语法范畴与语法手段
4.1 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4.2 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4.3 语言的形态类型
4.1 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词形变化、语序、虚词是语法形式,这些形式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是能够将语法单位组织起来并因而产生语法意义的符号或方式,是语法意义的载体。
语言中能够体现类意义的形式。
语法形式与语法手段(续)
对语法形式进行总结、归类,归纳为不同的语法手段。
语法形式是一个个单个的符号或样式,如果我们把同类的形式归并起来,就叫做语法手段。
如词尾形式很多,有的表示时态,如talked、doing等,有的表示数,如desks等,但它们都是附加在词干之后的,可以归并称为附加手段。
4.1.1 重音
她昨天飞的杭州。
她昨天飞的杭州。
她昨天飞的杭州。
4.1.2 声调、语调
你走!
你走?
食——食
雨——雨
4.1.3 词形变化/形态变化:附加
student - students
teacher - teachers
dog - dogs
Work - worked
Talk - talked
Kick - kicked
形态变化:附加(续)
mesto
mlieko
oko
rameno
sklo
dedina
kniha
stanica
trieda
ulica
chlapec
prst
obraz
strom
vlak
阴性
阳性
中性
形态变化:屈折
利用词干内部语音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
英语:man/men foot/feet goose/geese
sit/sat speak/spoke tell/told send/sent stand/stood
形态变化:异根
换用词干不同而意义相同的词来实现语法意义。
相对于“附加”手段来说,这种手段使用的范围不大,属于不规则变化。
I-me-my He -his-him She-her
动词可以异根法表示时态:
go-went be-is-are-was-am-were
形容词可以异根法表示级
good-better-best little-less-least
4.1.4 重叠
学学
家家
舒舒服服
4.1.5 虚词
来-来了-来过
下面句子有什么问题?
他的爸爸不是他爸爸。/他爸爸不是他的爸爸。
助词(焦点标记)
我昨天在图书馆把这本书看完了。
是我昨天在图书馆把这本书看完了。
我是昨天在图书馆把这本书看完了。
我昨天是在图书馆把这本书看完了。
我昨天在图书馆是把这本书看完了。
我昨天在图书馆把这本书是看完了。
4.1.6 词序
漂亮宝贝→宝贝漂亮
通知他来→来通知他
4.2 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就是词语在组合过程中用一定的形式实现的关系意义。
词语在进行组合后,意义大于词汇意义的总和,在句法组合中,超过词汇意义的部分就是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
单数/双数/多数-“数”
主格/宾格/与格/属格……-“格”
阴性/阳性/中性-“性”
4.2.1 语法意义
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类意义叫语法意义。
Work - worked
Talk - talked
Kick - kicked
语法形式:动词+ed
语法意义:过去时,表示具有该形式的动词表示的事件发生于说话时间之前——“过去时”
4.2.2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由语法形式所表示的意义的归类,是语法意义的类。
语法范畴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类与个体的关系。
时态(tense){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主要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态、人称 ……
4.2.2.1 性(gender)
通过词形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关于人或事物等名词的性属特征,包括阴性、阳性、中性
在英语中,性只涉及指人名词和动物名词中的极小一部分,如actoractress(男女演员), waiterwaitress(侍者侍女,女侍者), lionlioness(雄狮母狮)等。大部分词与性无关,如teacher兼指男女教师,而非动物性名词更是与性无关。
性(续)
mesto
mlieko
oko
rameno
sklo
dedina
kniha
stanica
trieda
ulica
chlapec
prst
obraz
strom
vlak
阴性
阳性
中性
性(续)
der Sohn (儿子)
der Lehrer(男教师)
das Buch(书)
die Lehrerin
Ich habe einen Fueller. (我有一支钢笔)
Er hat ein Buch. (他有一本书)
Sie hat eine Karte. (她有一张卡片)
语法的性与自然的性
太阳:德语阴性 Die Sonne 月亮:德语阳性:der Mond
法语阳性 La soleil 法语阴性:La lune
Sk语中性 Slnko Sk语阳性: mesiac
Slovakia
prst-手指
ruka-手
Rameno-肩膀
das Weib(妇女)
das Madechen (女孩子)
4.2.2.2 数(number)
表示人或事物等对象的名词性成分所具有的数量范畴。
名词所代表的个体的数量以一定的形式相区分
Student ——students
Word——words
One word——two words
汉语中的复数标记“们”使用范围和英语不同。
我——我们
同学——同学们
一个同学——两个同学们
石头——石头们
数(续)
单数、复数、双数三分的数系统:
斯洛文尼亚语数的三分系统,如Kónj(一匹马)、Kónja(两匹马),Kónji (两匹以上马)
古英语:
主格 wit(we two)
所有格 uncer(our two)
与格 unc(us two)
4.2.2.3 格(case)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例如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芬兰语有二十几个格。
俄语: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
代词或名词做主语,是行为、状态或属性的主体,它就是主格。如果是动词的直接对象,叫宾格,如果是动词的间接对象,叫与格。如果是名词的修饰语,表示领属关系,叫属格或领格。
格(续)
Wir(第一格) ϋ ben einen(阳性名词第四格) Text.[我们练习课文]
Das ist das Buch des(阳性单数第二格) Leheres.[那是男老师的书]
Wir helfen ihm(第三人称阳性代词er的第三格).[我们帮助他]
格(续)
英语代词有主格、宾格、领格的区分
I——me——my
英语名词没有。
汉语方言:
铅山赣语:
单数代词主格用“阿[a33]、尔[n33]、渠[k33]”,而宾格用“我仂[a33 li]、尔仂[n33 li]、渠仂 [k33 li] ”。有些方言的代词有内部屈折(历史上可能来自合音)表达的领属格。而至今未发现有任何汉语现代方言存在名词的格。
4.2.2.4 人称
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俄语、法语都有三种人称。英语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He(she)writes
l write
You write
They write
人称(续)
Som doma.
Si doma.
Su doma.
I am home.
You are home.
He is home.
Ich bin zu Hause.
Du bist zu Hause.
Er ist zu Hause.
人称(续)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德语 arbeite arbeitest arbeitet
斯语 robím robíš robí
4.2.2.5 态(voice)
态是与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
被动态
Be+过去分词
The cat ate the fish. ‘猫吃了鱼’
The fish was eaten (by the cat) ‘鱼被(猫)吃了’
使动态
使动态
-en frighten loosen
中国队大胜韩国队。
中国队大败韩国队。
张三追累了李四了。
饮(上声)——饮(去声)
食(平声)——食(去声)
4.2.2.6 时(tense)
泛时:
现在时
过去时
将来时
绝对时与相对时
4.2.2.7 体(aspect)
体
观察处于时间进程中的事件构成的方式
完成体
进行体
汉语的体
汉语中的“着”、“了”、“过”和时间无关,更多的是表现动作进行的方式。
她明天就能做完了。
下课了。
汉语的体(续)
“了”完成体
过:经验体
她去过北京。
我看过《地球》。
着:持续体
她正看着黑板。
汉语体的配合
体还可以配合:
她吃过饭了。
语气(mood)
式(语气)
以形态表现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虚拟等主观态度
如果我是你,我绝对不会去。
4.3 语言的形态类型
形态类型学,萨丕尔的《语言论》:按照有无形态以及形态的附着方式,语言可以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多式综合语
4.3.1 孤立语
又称词根语,这类语言中的结构单位在组合时,一般不需要借助于词形变化等形态手段,主要利用虚词和语序来实现。汉语是该类型的代表,另外,彝语、壮语、苗语、以及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语等也同属此类。
正在V——be…V+ing
几个人——men
4.3.2 屈折语
该类语言利用形态变化表示语法意义,其中形态变化包括附加语素和内部屈折两种方式,印欧语系及闪含语系的多数语言都属于屈折语。
He gets up at six.
第三人称单数。
4.3.3 粘着语
粘着语:一个语法意义以一个缀化形式来表示,蒙语、日语。
4.3.4 多式综合语
多式综合语:粘着语的最极端形式,主宾语信息都可以作为粘着语素附加上去,甚至一个句子的信息用一个词就可以表示。
Nunggubuyu:
Ni=ya-nggi
Ni = ya-nggi
第三人称单数、阳性= 去 -过去时 (有一个男人走了。)
2022-2023学年浙江大学《语言学基础》期末卷
一、举例解释语言学术语
1.单纯词
2.任意性
3.词类
4.音位变体
5.数(语法范畴)
6.同化(语流音变)
二、简答(5选4)
1.下列短语有几个语素?如何确定一个语素?
葡萄架上站着漂亮的蝴蝶
2.词语、短语分类(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
3.什么是语法的“性”?与自然的“性别”有没有关系?汉语有没有“性”的范畴?
4.根据舌位图对i,y,u,o,e进行元音分析,给了例子:a前、低、不圆唇元音
5.下列为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形态,请结合例子说明汉语中形态的作用。
(1)“们”;
(2)“过、着、了”;
(3)重叠
三、论述(3选2)
1.层次分析,精确到词儿,(2)(3)有歧义,要求做不同的层次分析。
(1)喜欢语言学的同学们认真学习语言学
(2)看表演武术的孩子们
(3)咬死了猎人的狗
2.下列(1)(2)两例,哪个是蕴含,哪个是预设?结合这两个例子谈谈蕴含与预设的区别和联系。
(1)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白骨精死了。
(2)关羽不后悔放了曹操。
关羽放了曹操。
3.下列句子都有歧义,指明并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
(1)原来他喜欢吃榴莲。
(2)他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3)学生家长都来了。
(4)反对的是我们的老师。
(5)这个动物园鹦鹉最多。
2021-2022学年浙江大学《语言学基础》期末卷
一、举例名词解释(不按顺序)
1、语言
2、辅音
3、同化
4、单纯词
5、人称
6、义项
二、简答题(选做4题,按顺序)
1、举例说明词与语素、词与短语之间的区别
2、根据结构将下列词和短语归为5类,每类各有2个词和2个短语:
热爱生命,严肃认真,严肃对待,新冠肺炎,全民抗疫,等了一小时,起早摸黑
道路,热爱,打倒,脸红,迷人,心动,动人
3、什么是“性”范畴?汉语是否有“性”范畴?请联系“性”和自然界的“性”之间的关系谈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4、什么是区别特征和语义成分?举例说明二者在语言研究中的作用。
5、什么是语义指向?请从语义指向的角度解释下面两句话的不同意义:
(1)王小明有个儿子很骄傲。
(2)王小明追累了王大明。
三、论述题(选做2题,按顺序)
1、做层次分析,其中(2)(3)有歧义,要求做不同的层次分析:
(1)喜欢语言学的同学都努力学习语言学
(2)看跳舞的孩子们
(3)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2、举例说明蕴涵和预设的联系与区别。
3、解释下面这些歧义句的不同意思,并说明歧义产生的原因。
(1)他原来什么都不懂啊。
(2)小明知道这件事很重要。
(3)学生家长都来了。
(4)反对的是少数人。
(5)这个图书馆语言学藏书最多。
2020-2021学年浙江大学《语言学基础》期末卷
一、 举例解释语言学术语(6小题,共30分)
区别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
句子
音位变体
义项
任意性
粘着语素
二、 简答题 五选四(4小题,共40分)
词与语素的区别、词与短语的区别(举例说明)
词和短语都有五种结构类型(如主谓、偏正等),给出10个词,10个短语,请标明都是什么结构类型(每个类型2个词,2个短语)
语法中“数”的范畴,汉语是否有“数”这一语法范畴(用汉语的“们”来举例说明)
结合汉语,谈谈词类的分类标准。
语义指向的含义,并分析下列歧义句中不同的语义指向
王小明有个朋友很骄傲
王小明追累了李华
三、分析题 三选二(2小题,共30分)
1.对三个短语作层次分析;其中2、3是歧义短语,作不同的层次分析
(1)喜欢语言学的同学们都认真学习语言学
(2)看踢足球的孩子们
(3)遇见了朋友的老师
- 蕴含、预设的含义,下面两个例子分别是哪种,并结合例子说明蕴含与预设的联系与区别
(1)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白骨精死了
(2)孙悟空后悔了戴这顶帽子
孙悟空戴了帽子
3.指出下面几个歧义句子的不同理解,并说明歧义产生的原因。
(1)他原来什么都不懂啊
(2)他知道这件事很重要
(3)学生家长都知道了
(4)反对的是少数人
(5)这间图书馆语言学藏书最多